愛之馨母嬰服務體系
她是一個美麗的女子,眉心有一顆朱砂,端莊,明麗;她是一個愛自己女人,細膩的皮膚,溫潤的聲音;她是一個聰明的女人,眼睛里閃爍著智慧和追求的光芒。就是這樣一個剛剛逾而立之年的女人,這樣一個清瘦柔弱的女子,懷揣著對夢的憧憬,從下崗的陰影里走出來,托起了一片明凈的天空,為自己,為和她一樣的下崗姐妹們,尋夢。
本期編輯笑盈,有名的快手,不僅采訪的利落,制作的后期,非常有感覺,值得一提的還有,王攝像此次鏡頭運用的,很不錯。
(主持人)以百姓的眼光看經濟,用經濟的眼光看滄州,你好,觀眾朋友,前不久我們的節目為您介紹了我市新華區再就業的明星,創辦了幼兒園的趙洪君,今天我們繼續為您介紹另外一位再就業明星畢素英。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人們的生活方式和觀念有了很大改變,“月嫂”這個職業也日益火爆起來,很多人都會選擇請月嫂來照顧產婦和新生兒。在滄州就有這么一個家政服務公司,叫“好月嫂”。
(片段現場)你好,這里是好月嫂,要請月嫂是嗎?預產期是什么時候?……
(解說)“好月嫂”滄州店已經運營了三年,它細致周到的服務已經得到滄州百姓的認可??烧l又會想到,它的創始人畢素英在三年前,還是一名下崗職工。
(采訪)畢素英:原來我是干稅務的,稅務因為是合同制,所以說一干就是七年,2004年就是說我們開建筑業稅票的歸到各個稅務分局了,所以說我們就解體了,我當時就下崗了。
(解說)下崗后的畢素英生活一下沒有了目標,情緒也非常低落,家庭的生活狀況也大不如前。
(采訪)畢素英:當時確實下崗以后,我覺得尤其這心里頭心里確實是壓力挺重的,因為畢竟每天都去上班,總是心情特別愉快。下了崗在家里天天挺郁悶的,/孩子要上學,也得需要,你像經濟這方面,再有主要還是自己精神這方面。
(主持人)情緒低落是人在遭受打擊之后最常有的反應,但既然事情已經發生了就要去面對。畢素英沒有讓自己繼續消沉下去,她告訴自己:下崗了,失業了,但我還要生活,而且要生活得更好。于是她開始四處選擇自己的目標。
(采訪)畢素英:必須要自己堅強起來,雖然說是下崗了,但是也不能讓自己的心里,不能讓心下崗。后來我就考察了多家的項目,像一開始上北京去考察,一個是環境監測治理,不過后來去了北京兩三趟吧,覺得這個項目可能不太適合我來做,又考察了好幾個項目,還有就是想干一個大一點的接送站,后來也是沒有選,地址啊各方面種種原因,也沒有定下來。
(解說)就在畢素英一籌莫展的時候,報紙上的一條消息引起了她的注意。
(采訪)畢素英:在報紙上,那時候燕趙都市報上也老是登月嫂培訓,//一開始我還真不知道這個月嫂是做什么的,不過在大城市,你像在石家莊啊在北京,月嫂當時已經是挺火的,但是在滄州市沒有,//我說這個行業應該是非常有潛力的,月嫂這個行業還專門護理新生兒和產婦,是一種挺有愛心的職業,我從那就開始下決心。
(解說)有了思路就有了出路,畢素英馬不停蹄地進行了多方考察。功夫不負有心人,最后她終于在網上尋找到了大連的中華好月嫂連鎖家政服務體系。
(采訪)畢素英:一開始自己沒有經驗,所以說就想加盟,畢竟想走個捷徑,就一開始就給大連打電話,從網上找到大連好月嫂,所以說就給它打電話,多方面的咨詢考察,//然后我自己一個人去的大連,當時對于我來說,去大連因為我當時也是不到三十,二十多歲,從來沒出過遠門,所以說也是挺怵頭的,自己也覺得,不過自己也老是鼓勵自己,//通過了在那學了得有半個月,也是上醫院看他們都怎么操作,然后主要是企業管理這一塊,畢竟咱也沒有干過,隔行如隔山嘛,我又是初次干,所以我當時也是沒有經驗,就是自己給自己打氣,
(解說)2004年11月,好月嫂滄州店正式開業了。從招聘講師、招聘員工,到第一批人員上崗,畢素英付出了比原來工作時多幾倍的汗水,深深地體味了創業的艱辛。
(采訪)畢素英:當時辦這個好月嫂,第一個就是人員,人員是一個最大的難點,你必須要召集下崗職工來做好月嫂,主要是在她們的思想方面,要說服她們,月嫂并不是說人們想象的那種原來那種下人,或者是丫環什么的,與舊社會截然不同,她是帶著一種科學性,帶著這種母嬰知識,到那像指導老師一樣,在那指導她怎么完成這個月子,//當時我們招人的時候你像上人才市場,當時人都問我,月嫂是干什么的呀,是不是給婚姻介紹啊,其實他們就是對月嫂這個詞特別特別的生疏,當時我們通過晚報刊登分類廣告,然后挑選了,當時就五個人,
(解說)那么月嫂第一次上崗之后,畢素英心里始終不敢確定客戶是否認可,對好月嫂滄州店提供的服務是否滿意。就在她忐忑不安的時候,客戶的反饋回來了。
(采訪)畢素英:當時客戶//說,你們的月嫂在這做得我非常滿意,當時我的心里確實是特別激動,畢竟是自己的第一位員工,第一位員工服務的第一位客戶,這個以后打下的是一個非常,就是一個非常堅定的基礎。最起碼當時我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我想,我要接著去干。//后來就是滿月的時候,孩子的爺爺,確實這一家人特別感激咱們,給咱們送來的牌匾。
(主持人)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畢素英的好月嫂店細致的服務使它漸漸為更多人熟悉和接受。隨著經營規模的擴大,服務人員的不斷增加,新的管理問題又出現了,畢素英又該怎樣面對呢?
記錄滄州節目導視和六十秒廣告之后精彩繼續。
(主持人)廣告之后歡迎繼續收看我們的節目。畢素英的好月嫂滄州店開業后,彌補了我市月子服務的空白,經營規模在逐漸擴大,服務人員也有所增加,這個時候如何加強管理,就成了畢素英面臨的新問題。
(解說)隨著店里服務人員的不斷增加,畢素英感到肩上的擔子越來越重,她意識到,要想把企業做強做大,就要不斷給自己充電。
(采訪)畢素英:因為就是說人員越來越多,所以說必須要加強自己的學習,自己也得晉升,所以當時我就參加了新華區就業局舉辦的創業培訓班,在里頭我也學了不少的管理上的這些知識,然后對自己也是一個提升,畢竟人都說嘛,干到老學到老,畢竟咱還年輕,所以說必須要充實自己。
(解說)為了保證月嫂的服務更加專業更加到位,好月嫂滄州店定期都會對月嫂進行培訓,把新生兒護理、產婦護理以及營養膳食等方面的知識及時全面地教授給每一個人,而作為管理者,畢素英也采取了親情化管理,盡最大努力解決她們的后顧之憂。
(采訪)畢素英:咱們這個行業都是面對的下崗職工,下崗職工更需要關心,她們畢竟屬于弱勢群體,畢竟我們的月嫂越來越多了,不像原來的幾個人那么簡單,現在幾十個,所以說必須需要正規化的管理,他們更需要的是關心,//而且你像在我們這個好月嫂大家庭中,一般都是五十歲以下的三十歲以上的,無論多大年紀,都比我大基本上,所以說都是以姐妹相稱的,都是叫姐姐,讓他們有一個平衡感,并不是說你上我這來,是為了,我是上這來掙錢的,你就是老板,我不是這樣著。主要是讓她們感覺有一種溫暖。
月嫂張金秀:接觸小孩以后我覺得心里特別高興,有什么煩心的事看到孩子挺高興的,我也就把煩心的事都忘了//通過培訓我感覺到好像又進入了一個大家庭,進入了一個大集體,覺得心里頭也特別的高興。
(主持人)樹立自己的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成功的基本條件,畢素英覺得完善的規章制度必不可少,但是對于月嫂這個特殊行業來說,對于下崗職工來說,親情化管理是更加重要的。
(采訪)我記得有一個縣里來的月嫂,其實她們家庭條件,家庭狀況不是很好,很冷穿的也挺少的,她買飯自己買的飯,你想在這培訓,自己要買飯什么的,所以當時我就掏錢說我給買飯,最起碼讓她心里有一種踏實,感到溫暖,不是說上這來僅僅是為了掙錢,而且必須有一種集體的溫暖,然后我就給從家里拿來的衣服,棉襖啊,畢竟她穿的小薄衫特別薄,挺冷的,所以說從家里拿來的毛衣啊,棉襖啊都給她穿上,然后她也是面臨馬上要上崗,所以說給她這種信心,
(解說)員工在這里感覺到了家的溫暖,看到了自我價值的實現,她對工作就會更加投入?!昂迷律睖嬷莸甑膯T工們遵循“服務源自細節,滿意創造價值”的原則,細致周到地為客戶服務。
(采訪)產婦客戶:首先是從心理上給我一個輔導,然后另外就是在身體上給我很多的照顧,//當然最滿意的還是對寶寶的,因為我們家孩子出生時體重比較輕,各方面護理就看起來比較困難,老人一個是比較上歲數了,身體不大好,另外我們年輕的也都不懂,所以說這阿姨來了以后,在這方面給我們很大的指導,畢竟對孩子非常細心。
月嫂張玲:我原來在生活上好像有一點無聊,老覺得生活特別沒意義,好像是天生我才沒用,到了好月嫂這個單位,自從上班之后,我覺得我的好多知識都得到了運用,實現了我的人生價值,活著就為了生活有意義。//對月嫂就覺得這種職業特別高尚,就跟當護士一樣,白衣天使一樣。
(解說)為了增加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好月嫂公司特別設立了月嫂等級。
(采訪)星級月嫂孫文蘭:我在月嫂公司干了兩年多了,我伺候了二十多個孩子了,客戶對我的評價很高,月嫂公司也給了我很高的榮譽,使我升到星級月嫂,//我特別喜歡這份工作,在工作當中找到了很大的樂趣,畢經理給了我很大的支持。
(主持人)從最初的五名姐妹發展到今天的一百多名姐妹,“好月嫂”滄州店運營三年來,已經有月嫂60名,育兒嫂20名,家政服務人員30名,先后培訓并安置下崗失業人員200多名,為滄州近500個家庭提供了服務。
(采訪)畢素英:從一開業主要以月嫂為主,但好多我們月嫂服務完的客戶都向我們反映覺得你們這個機構挺好的,能夠讓人放心,所以說就希望有沒有看小孩的,專業一點的育嬰嫂,所以說我們也是不斷的補充,然后我們有了自己的育嬰嫂,////然后現在還有病護,還有小時工,這種多種的多元化的家政服務公司,怎么說也是一步一步的健全,所以我們將來還會開發出好多的項目。
(解說)目前畢素英的月嫂服務已經擴展到滄州周邊城市,她的“好月嫂”被河北省婦聯、省勞動廳評為“河北省十佳家政服務公司”,畢素英本人也被中國家庭服務業協會授予“中國家庭服務業先進工作者”稱號。
(同期聲)畢素英:2007年我想在月嫂這方面第一個是大力度的招人,招更多的下崗職工,你像今年像就業局給我們的這個政策,包括我們的月嫂,凡是咱滄州市的下崗職工,已經都變成公益性崗位,而且政府給繳納三險,最起碼讓咱們的月嫂,從心里有一個保障,//在這個政策基礎上我們還得招更多的下崗的姐妹們,來從事月嫂這個行業,讓更多的人認識這個行業,還有就是說我們還想著在2007年擴大規模,使咱們滄州的家政服務行業更上一個臺階,//我覺得不久的將來咱們會根據不同客戶的不同需求會增加好多更適應各種客戶需求的這種服務項目。
(主持人)畢素英的創業故事講完了,但她的經營之路還很長很長,畢素英對自己的事業非常珍惜,她最大的心愿就是,為自己服務對象提供一流的服務,讓自己的員工有穩定的收入,她相信自己一定會成功。我們也希望像畢素英一樣下崗后二次創業的人們都能找到自己的一片天空。好感謝收看財富滄州。